1.心理学把感觉、记忆、思维等心理现象称为: ( )
A.认知过程 B.能力 C.情感过程 D.心理特征
2.心理活动产生的方式为: ( )
A.投射 B.反射 C.映射 D.折射
3.从众与服从相比: ( )
A.二者都是自愿的 B.二者都不是自愿
C.从众更出于自愿 D.服从更出于自愿
4.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在: ( )
A.1859年 B.1869年 C.1879年 D.1889年
5.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,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,从而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行为。这一时期被称为: ( )
A.关键期 B. 危机期 C. 好动期 D. 危险期
6.看到水稻长得不错,断定今年一定有个好收成。这属于: ( )
A.感知觉 B.记忆 C.想象 D.思维
7.下列不属于心理学派别的是: ( )
A.机能主义 B. 联想主义 C. 行为主义 D. 人本主义
8.当地震、火灾发生时,人会做出适应性的生理心理改变,这种情绪状态称为: ( )
A.心境 B.激情 C.应激 D.挫折
9. 以语词为信号刺激所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: ( )
A. 经典条件反射 B. 操作条件反射 C. 第一信号系统 D. 第二信号系统
10.人在知觉过程中,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,使它具有一定意义,这反映了知觉的什么特性? ( )
A. 理解性 B. 选择性 C. 整体性 D. 恒常性
6~10 DBCDA
1~5 ABCCB
名词解释
1.心理学: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,主要研究个体心理,包括认知、情绪和动机、能力和人格等,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。
2.双盲控制:在有些心理学研究中,主试者和被试者都不知道自变量是怎样被控制的,这就是双盲控制,它有利于排除实验者的期望或偏好作用。
3.定势: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(2分),它是影响问题解决的一种重要因素,可以促进或阻碍问题解决(2分)。
4.创造性:创造性也称创造力,是指运用个人的才智产生出新颖、独特而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(3分),其核心成分是创造性思维(1分)。
5.知觉:当前的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,并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这个事物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。
简答题
1. 简述知觉恒常性及其种类。
知觉恒常性是指,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,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。它包括以下四种:
(1)形状恒常性: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,尽管其在视网膜上的形状改变,但我们知觉到的物体形状并未改变;
(2)大小恒常性:从不同距离看同一物体,尽管其在视网膜上成像大小是有变化的,但我们知觉到的物体大小并未改变;
(3)明度(或视亮度)恒常性:在照明条件改变时,物体的相对明度或视亮度保持不变;
(4)颜色恒常性:在不同色光照明下,物体的表面颜色保持不变。
2. 简述心理与行为的关系。
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,它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。
行为不同于心理,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。
行为是外在的,可以观察到的,而心理是内隐的,不容易观察到的。
心理支配行为,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。
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。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,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。
论述题
1.心理学的四种主要研究方法分别是什么?
(1)观察法:在自然条件下,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、有计划的观察,从中发现心理现象的规律的方法。观察法有利于收集第一手资料,了解现象的真实状况;但也存在难以对结果进行检验和证实等缺点。
(2)心理测验法: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(量表)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。这种方法简便可行,能用于大规模研究,但需要注意其信度和效度等指标。
(3)实验法: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。实验法可以对结果重复验证,有助于发现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,但实验情境带有极大的人为性质。
(4)个案法: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,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。这种方法研究较为深入,但所得结果不适合大规模推广。
2.结合实际论述怎样根据遗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增强记忆效果。
(1)遗忘规律——先快后慢,先多后少;
(2)影响遗忘的因素有:学习材料性质、学习程度、学习材料的系列位置、学习者的态度等
(3)增强记忆效果的条件:明确识记目的任务;加深理解;正确组织复习;过度学习;利用联想;树立信心。
(一)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,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。
(二)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,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您对内容、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,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。